第114章 今五品,当为真人-《从驯养大象开始长生不死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含香顾不得迟疑,起身向外走去。

    但她很快,整个人便震惊了。

    因为自己的叔叔,正躺在地面松软的干草上,双目圆睁,充满了惊恐与震惊。

    在他身上,一道道黑色的长发缠绕,上面缭绕着紫色的烟气,一直蔓延到地面尽头。

    鬼…

    那个通知含香的人,整个瘫软在地,像是没了知觉一般。

    他并没有见到这一幕,只是含香的叔叔,一大早的时候,说自己起来不了,就像是有什么东西压在自己身上一样。

    “圣女,不想离开这里的话,咱们必须寻求神明的帮助了。“

    含香默然无语。

    她不知道,自己为真君准备的那些祭品,他是否会喜欢。

    上次他们准备的东西,显然没有让真君满意。

    但她已经必须要尝试了。

    神龛前,依旧是那尊黑色的神像,含香静静跪下。

    心中安宁。

    “真君在上,信众含香叩首……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以气血灵韵之力,凝聚体内先天气,连接诸多窍穴,化作血肉烘炉,照亮五脏。”

    “脏中藏神,以金性护持五神…”

    徐广回忆着玉蝉蜕神法中篇的内容,眼底渐渐浮现一抹明悟。

    饮下一口自己亲手泡的茶。

    茶师职业尚未达到lv10以上,需要的经验很少,哪怕是剩余经验的零头,也足以将其加点到lv10.

    为了所谓的悟性提升,徐广自然不会吝啬这点经验消耗。

    突破五品,最为关键的,便是凝聚先天气中的一点金性,

    并非五行之金,而是取自不灭之金。

    这也是修行五脏如神,最为重要的东西。

    五脏脆弱,若无这点金性,很容易便崩坏五脏,再无存进可能。

    也可称之为不灭之气。

    徐广取出沈木鱼送给威将军的舍利子,放在手中仔细观察。

    修行疏通同归,尽管佛门的修行法子与世间修行略有差别,但不灭金性,都是突破的必须之物。

    这枚舍利子中,自然也蕴含金性。

    这不是让徐广直接服用的,他是在观察别人的不灭金性,从而凝聚属于他自己的道。

    每个人,都是不同的。

    在饮茶中,足足半月。

    徐广终于有所收获,开始尝试以自身先天气,磨灭舍利子中的金性,以求领悟其中奥妙。

    金性不灭,这金性到底是从先天气中诞生,还是从灵骨中诞生?

    若是能从灵骨中诞生,那玉蝉老人推演的,神念中诞生金性,是否也可成立?

    莫名的,他想到了威将军的天箓赐福的神影,其加持在身,威将军身躯好似金刚不坏一般。

    其是否也是一种不灭金性?

    徐广隐隐明悟了金性的本质,实际上,这并非一种属性,而是一种能让人蜕变的力量。

    金性当从观想出。

    玉蝉管线图缓缓涌现。

    又数日。

    在大量气血以及灵韵汇聚下,属于他自身的先天气,渐渐凝结成绿色液体,其中有点点金色。

    先天气本是无形,能够凝聚成这种看得见的液体,这说明,徐广的金性,凝聚成功了。

    他面上明显露出一抹欣慰的笑。

    脑海中观想图显化,凝聚精神,心神不动如山。

    汹涌的气血开始沸腾,体内气血传来一声声好似蝉鸣一般的声响,在静室中缓缓升起。

    点点绿色液体缓缓融入五脏,五脏隐约生辉。

    许久。

    感受着自身的气劲,在发生蜕变,这是质量上的绝对差距,就像是从碳基生物到金属造物的改变。

    内在本质发生了变化。

    他终于知道,所谓的五脏如神,为什么叫五脏如神。

    靠先天气中诞生的一点金性护持五脏,五脏又能吞吐这点金性,赋予气劲不灭的意境。

    而修行玉蝉蜕神法的他,自然不止身体上的变化,还有精神上的变化。

    他的精神力,不在是虚无缥缈的东西,而是几乎能够化为实质的神念,一样融合了金性,就像……

    他心神一动,身前摆放茶具的木桌轰然粉碎。

    徐广缓缓起身,身上华光宝气尽皆收敛。

    而今…

    他为真人。

    到了这一境界,他终于明白,所谓阳先天斩断天地纠葛的本质。

    阳先天讲究超脱,斩断本我与天地联系。

    金性不灭,五脏乃人之本也。

    便是斩断天地枷锁的第一步!

    九丰山是道门,但万华峰修行阳先天之道,重武多于道。

    万华峰的处境艰难,他似明悟了更深层次的东西。

    这是…修行法之争,也是道统之争!

    尽管同出一门。

    九丰山中,阴阳之争不显,但实则暗流汹涌。

    九院弟子,阴六道而阳行三也。

    阴盛而阳衰,加上阴五行先天高手,能通过操控天地之力,爆发力远胜阳五行先天。

    这种情况下,纵然资源平等,以功绩而论,修行阳五行武道的人,也必然不如阴五行。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